2002年拍卖经典案例回顾(二)
来源: 网络
发布时间: 2013-09-25 02:09:01
点击量:
案例五 “富信”现象两面看
去年7月24日,随着天河区禺东西路富信广场的最后六套高层单位顺利拍出,“富信”拍卖史正式告一段落。该住宅楼经历了五次拍卖,从第一次的无人问津到第三次的大批量出货(101套拍出80套,其中一个号牌独得48套),再到全部拍卖单位售罄,可算是大悲大喜。最终的结果是买家受惠、银行受益、拍卖行受宠,总之是皆大欢喜。
这五次拍卖,最明显看到的是富信广场的单位价格在不断作出下调,第二次较第一次下调30%,第三次较第二次下调10·1%,其余两次变动很少,最后平均下调幅度为36·7%。同期拍卖的禺东西路住宅翠雅苑的价格为3400元/平方米,几乎比富信广场高出22%,因而富信住宅在理论上留下了价格浮动空间。而第三次拍卖的价格也是银行接受的价格,说明银行的宗旨是“出货”。对于一般楼盘来说,楼价下调应处于尾货阶段,旨在吸引市场上的游离资金。而由于广州曙光无线电厂的负债问题,富信广场住宅楼尚未进行多项专业验收及综合验收,令置业者在举牌前犹豫不决;委托方要取到显著的效果,降价是势在必行的。
目前,二手房上市买卖必须具备房地产产权证,而拍卖物业只要有《房地产证》、《房地产预售契约》、《预售证》或《查册表》中任意一项便可。从另一个角度看,两者之间不存在对等关系,拍卖中的竞投者要承担的风险比较大,若用作短期投资,没有房产证几乎是寸步难行;若他们购房的目的是用于自住则比较适宜。现时二手市场已经有富信广场的单位了,普遍价格在3400元/平方米附近,复式单位甚至叫价到4440元/平方米;与此同时,由发展商方面放到二手市场的顶层单位高举“5600元/平方米”的旗帜,向拍卖标的物叫板,预计暂时难有作为。
案例六 荔湾广场 拍卖场的领军楼盘
去年荔湾广场继续充当拍卖场“领军楼盘”,据不完全统计,全年出现在拍卖场上属于该物业的附属物(住宅、商铺)约有五十余个,但真正成交的只有七个,虽有不同程度的升幅,但总是附带条件,就是管理公司欠费问题,动辄数万元。去年年底的最大的一宗荔湾广场商场(1·6万平方米)拍卖预告,就传出欠费近亿元,至今该场拍卖仍未进行,只有一个原因,就是有意向的竞投人或单位尚未能动用太多资金作出举动(连佣金共1·176亿元)。而且,经过部分专业人士分析,待拍商铺的可操作性不算大。因该商场内的大部分铺位已在早年出售过一次,好的位置几乎还在某些操盘手控制下,所以很多时候进入荔湾广场内的中介行,也未必能找到靓铺位。据闻,一些临街铺或南面半地下层铺面的租约至2004年年底,约满再续约的机率极大,铺主根本不用委托中介行代劳,这类早期的买家即使比别人付出更多,但能够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。
买家最关心的莫过于该物业的具体价格,由于铺位的实用率比较低,折合实用面积价格相当高,像接近中庭广场的GC33铺,9平方米的铺面居然可以租到2000元,可见有较强吸引力。住宅方面,受到前段时间各种不利因素影响,价值已经大不如前了,如果能在4500 ̄5000元/平方米的空间内成交,业主还是比较乐意的;月租金更跌至23元/平方米,很难描画投资空间。行家提醒买家,向往下九路商圈的生活方式的,不必一定要买荔湾广场,此楼盘的问题还会越来越多。
案例七 魅力公寓花城苑
案例标的物:东山区二沙岛花城苑芙蓉阁4座5B;
面积:150·72平方米;
起拍价:6000元/平方米;
成交价:7700元/平方米。
2001年5月29日,安华白云拍卖行曾把二沙岛花城苑的11套公寓拿出来竞拍,最终成交8套,最高单价为8500元/平方米,最低单价为6660元/平方米。剩余的三套中有两套在去年12月5日再次竞拍,起拍单价为6000元/平方米,较前一次分别下降11·76%和19·03%,相信拍卖行及委托方都想在该次拍卖会上将其“送”出去。前一次的流拍很可能是买家考虑到房子座向及车流噪音的影响,但此次的参考价几乎接近二沙岛物业的底价,吸引力相应增大。
二沙岛花城苑公寓的再次现身,果然能引起轰动,最终成交价比前年的起拍价还要高,出乎很多人的意料,委托方和拍卖行负责人当然眉开眼笑。笔者在拍卖前听部分持牌人说,该两套物业价格有可能飚升10%,确实如此,最终结果分别上涨25·83%和28·33%,较去年的起拍价上涨11·03%和3·91%,前后共有八位竞投者举牌。然而竞得者并非完全有利可图,据知情人士透露,前年拍出的房子在再转卖时已不能达到预想的利润了,这次两套单位的成交价已在121万元以上,相信很难在二手市场捞到“着数”,若买家用于自住或出租,在目前的市况来说还是可行的。
从二手市场的叫价数据得知,芙蓉阁4座的同类型单位租金约为46元/平方米·月,保守估计,毛回报率约在7·17%左右。最后必须注意的是,当地物业的管理费相当高,买家若用于投资,一定要把管理费算到基本成本上去。
案例八 甲级写字楼拍卖经典世贸大厦
去年10月28日,在南方拍卖行有环市东路世贸大厦的两个写字楼单位竞拍。5550元/平方米的成交价只能说明一个问题,就是现在的甲级写字楼已开始趋向平民化了,其售价甚至比前段时间的电子大厦和东山广场的单位要低,但其租金仍然处于较高水平。以北塔的3004单位为例,目前月租金仍有1万元,毛回报率达14·5%,故而拍卖成交价虽从65万元上升到79·5万元,攀升近22·3%,还是被业界认为是值得的。去年还有广东国际大厦的高层单位拍卖,这有别于原63层的收益权竞拍,买家直接拥有写字楼单位的产权。总的来说,甲级写字楼的价值将会随着拍卖单位的增多而趋向“正常回归”,竞投者大可放心举牌,有租约的单位更加不要错过。
案例九 乙级写字楼拍卖经典百汇广场
去年的大宗乙级写字楼拍卖仅限于百汇广场,且在年底。该项标的物的成功拍出为安宝拍卖行增加不少收入,仅买家方面的佣金已近19万元,19与23层共955·7平方米办公单位被同一个买家竞得。近期有两大因素促使其顺利出手,一是地铁二号线的开通,打通了从海珠区到人民公园的动脉,百汇广场底下就有一个出口;二是人民公园的南广场开始施工,原有一大批临铺被悉数拆除,视野相当开阔,百汇广场北面的单位受益匪浅。依笔者估计,买家可能会有如下操作,因该两层的单位多以40多平方米的间隔为主,合并小单位引入大公司是一条路子,租金的低廉(约42元/平方米)是一个较好的优势。另外,散买散卖也是一条路子,本次成交价不算高,假如转卖,能够产生微利,但售价最好不要超过5300元/平方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