昨天下午,诸暨市长江染整有限公司以678万元的总价,竞拍获得了化学需氧量14.4吨/年、氨氮2.159吨/年的排污权。这是我市进行的首笔排污权交易,意味着诸暨市排污权交易进入实施阶段。
排污权交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,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允许排放量的前提下,内部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权,从而达到以最小的环境资源实现最大经济发展的目的,促进社会、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。
此次竞拍的排污指标是从一家破产企业中收贮的。市环保局党组副书记吴振明说,该企业因无力偿还排污权抵押贷款而由银行收回,环保局还清贷款后作为排污权储备。因为排污权指标是一个有限的公共资源,所以通过公开招标拍卖,能更大程度上利用资源,在促进企业的发展同时,也能更好地保护环境。
本次竞标采取一次性暗投的方式,价高者得。当天共有14家印染企业参与此次排污权竞标。最终,长江染整有限公司以678万元的价格将化学需氧量14.4吨/年,氨氮2.159吨/年共五年的排放权指标收入囊中,比标的价高出近5倍。
“我们竞拍是为了生产发展的需要。”长江染整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,公司明年准备投资5000万元新上一条染整生产线,拍下排污权是提前为明年的生产线做准备。
记者了解到,排污权交易价格的基本原则,是价格必须与治理成本相匹配,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、社会的认可程度和环境承载能力。
吴振明说,2007年我市就开展了排污权有偿使用,这次是第一次开展排污权交易。“排污权有偿使用宣告污染物免费排放的时代已经结束,排污权交易真正走向市场。”